第四百四十一章 科学种地_七零穿书:反派崽崽极品娘
海棠文学 > 七零穿书:反派崽崽极品娘 > 第四百四十一章 科学种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四十一章 科学种地

  公社只是一个行政划分,下面包括几十个大队不等,公社机关一般坐落在最大最重要的大队。

  围绕着公社大院儿会修建粮管所、邮局、供销社、屠宰组等建筑,而大队队部也在不远的位置。

  久而久之,此地就成为了公社的中心,社员们反而忽略了本地大队的存在。

  可其实公社大队和公社干部的关系很紧密,因为他们离着近,公社要制定什么政策,要执行什么任务,都会第一时间找本地大队过来商量。

  是以公社主任、副主任等人和这边大队的支书、大队长经常在一起。

  种土豆这事儿也是他们集体商量的。

  当初计划员让他们派两个至少初中文化的社员去其他土豆种植区学习,回来就是技术员,可沈大队长和陈老支书觉得没必要。

  种土豆而已,有什么难的?

  他们都是庄稼老把式儿,什么庄稼不会种?

  就从前挨饿的时候他们也种过土豆的呀,现在一样种。

  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土豆不能连年种,需要中途换种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那秧地瓜不都是一茬茬儿选出顶好的地瓜做母子,然后提前育种,把地瓜母子一个个埋在沙土里,然后保持温度湿度,那地瓜就开始发芽长苗,等尺长的时候就给地瓜秧子提下来秧到地里去?

  这么多年来,祖祖辈辈就这样秧地瓜,从来没出错。

  那地蛋,哦,就是文化人说的土豆,不也是那样么?

  沈大队长还有点不服气,他是

  庄稼老把式儿,还能不如个年轻轻的女干事?

  左主任倒是有点信,毕竟关主任来了口信,让他务必听夏干事的,还交代了夏干事的爱人是谁。

  顾云山啊,大工程师,他们当然知道。

  就冲着想跟顾云山沾光,那夏干事哪怕什么都不懂,他们也会给捧得舒舒服服的。

  更何况关主任说夏干事真的很厉害,养蚕的事儿她说得可比公社技术员靠谱多了。

  夏明双前世经营餐饮行业,有自己的农场,还世界各国进口各种新鲜食材,有些稀有食材她都了如指掌,更别说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土豆了。

  她和几位基层干部聊了一下,说得头头是道,直接可以收录进土豆科普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左主任对沈大队长和陈老支书道:“夏干事说得有理,咱们也不拖延时间,立刻就安排人把咱们的母种拿去和别地换。”

  其实最好去高寒地带换母种,不过三百里外的本省山区也是可以的。

  那边山区土地贫瘠,加上温度比平原低几度,所以很多年前就开始种土豆。

  他们的母种是每隔几年就去西北换的,所以能保证当地的产量,土豆不但个大,口感也更好。

  公社副主任去安排拖拉机,直接让沈大队长安排社员,将土豆母种儿都装车,还垫了麦糠之类的,免得把土豆颠坏了。

  沈大队长也留个心眼儿,想对比一下试试看,就把大队之前已经切块拌过草木灰和药的母种块儿

  留下,让人偷偷种在地边儿上,到时候和换来的种儿比较一番,看看大小是不是真像夏干事说的那么夸张。

  夏明双看他们十分配合,也就不担心了。

  午饭依然是乡下地界相当丰盛的菜肴。

  红烧鱼、白菜炖腊肉、蘑菇粉条炖鸡块、韭菜炒鸡蛋、野菜汤,满满当当一大桌子。

  夏明双很不好意思,“左主任、陈支书、沈队长,你们都太客气了。我只是一个普通干事,下来了解公社大队农耕情况的,你们委实不用如此盛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陈老支书笑道:“那怎么能不好好招待?这也没啥,鱼是我们自己河里的,鸡是去年养的不下蛋的公鸡,一分钱没花么。”

  夏明双还是按照在大河公社的惯例,留下一块钱一斤粮票。

  左主任知道夏明双家条件好,不差这点钱,也不让大队推辞就直接收了。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左主任开始套近乎,“夏干事,我听人说你们大队如今都用上自动浇水的机器了?”

  夏明双笑道:“左主任,那是水轮泵,不是自动浇水,其实就是把低处的水给提到高处,不用社员们下井下河提水。还是得修小水渠的,有些地形不合适的,也不能用,受限还是很大的。”

  沈大队长:“那我们的地形正合适呀?我们是山区,高低起伏的,正需要把水提起来呢。”

  夏明双:“咱们也没那个条件一个山头安装一个吧?”

  那山头连绵起伏的,

  那地块也连绵起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听她如此说大家觉得也对,但是也不甘心沾不上光,所以还是尽可能地装几台,至少把仅有的几块平地给浇上不是?

  夏明双也给他们出主意,“山地不能种庄稼的地方,可以修整一些山间水塘蓄水,只要注意安全,用来灌溉是没问题的。”

  当然这也需要人力物力,还得需要时间。

  她不懂土木工程,只是发散一下思维而已,具体还得因地制宜。

  太阳能却是可以的!

  夏明双答应给他们联系太阳能灶和热水器。

  当地山区和南方山区还不一样。

  南方山区树木众多,社员会伐木当柴火,这里那些山头要么不长树,要么长一些矮灌木,大部分都要开垦种庄稼,所以柴火依然短缺。

  但是山上采光好,安装太阳能灶还是可以的。

  几户一个灶,日头好的时候就能节省不少柴火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夏明双还给他们提了风力发电、灌溉的构想,不够这个得机械厂那边立项目开发试验才行。

  她保证一旦风力发电这块项目成功,一定会把平溪公社列入第一批试验对象。

  左主任几个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邀请夏明双住几天。

  下午他们坐着牛车去地里晃悠一圈,夏明双也了解一下当地的土质,还建议他们也种一些芋头、山药之类的。

  这些到时候都可以给供销社交任务,任务就抵公粮。

  种芋头山药这些还可以出口日韩创外汇,芋头山药比土豆出

  口价值更高。

  等傍晚顾云山开车来接夏明双的时候,左主任死活要留他们一起吃饭。

  陈老支书:“顾工,来都来了,我们饭都摆上桌了,一起吃完再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ojcry.com。海棠文学手机版:https://m.ojc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