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东宽村_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海棠文学 > 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 第四十五章 东宽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五章 东宽村

  第四十五章东宽村

  “坐坐坐,快来喝点蜜水,还不知道怎么称呼啊?”

  单父把贵客们迎进了堂屋,一边招呼两人喝水,一边拉家常。

  “单大叔,我姓景,单字逸。这是家父。”

  景逸介绍完,看见单田走进了堂屋,又起身拱手打了个招呼,问:“单大哥,过年好啊。还劳烦你过年忙碌,我们来取之前定的那六个红灯笼。”

  说着,景逸把背在背后的小包袱拿了下来,取了一百个铜板,递给了单田。

  “景兄弟客气了,正月咱能做成买卖,可不是红红火火的么。”单田高兴地。

  然后又跟爹说让爹陪着客人聊天,他跟夫郎去把六个灯笼给景逸放在驴车上。

  景逸一听,就说他跟去帮忙搬就好,力气活就别劳烦嫂夫郎了,不顾单田的客气推让,跟了出去。

  两人来到东侧的工作间,整个工作间挂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灯笼,有些灯笼做得是真的相当有艺术感,精妙绝伦、惟妙惟肖。

  单田也想把自己的灯笼卖到镇上,既想看看自己手艺的真实反馈,更重要的是赚钱让家人过好日子。

  通过短短的两次接触,景逸觉得单家人还都是老实朴素的农家人,单田身上更是有一种匠人才有的耿直,还是可以结交来往的。

  家里田地不多,虽然有祖传的做灯笼手艺,但是也就逢年过节卖几个,贴补贴补。

  虽然他也觉得自己做的灯笼比爹的好看,但是没门没路就去镇上卖,困难重重。

  稍微功利点说,景逸想着要彻底解决林家大姐的事情,那么消息灵通是必然的,有个在东宽村的“眼线”就再好不过了。

  “单大叔做的灯笼有没有人买我不清楚,你的灯笼,肯定有人买。”景逸提议到:“正好正月十五镇上就有花灯节。不如,你去试试?”

  但是又想了想家里的情况,苦着脸勉强扯了扯嘴角,到底没扯出一个笑。

  “单大哥,您这手艺太绝了,大师级别了。”景逸真情实感地赞叹道。

  景逸略作沉吟,眼神在单田的工作间了扫了一圈,能看出来平时是单田两口子一起工作,一个板凳周围是木材、竹子之类的材料,一个板凳周围是灯笼布、绣线、之类的材料。可以算是一个夫夫店了。

  景逸:“单大哥,我在镇子上开了家吃食铺子,小本买卖。虽然在正街的东尾部,但是挨着东临码头,人来人往也热闹得很。铺子前的空地也属于自己的三包地界,你要是想做灯笼的买卖,咱们可以好商量。”

  “景兄弟,实不相瞒,爹娘年纪大了,孩子们又还小,我是家里独子。地里的活儿,家里的活儿,再加上做灯笼也是个细致工,都要靠我跟我夫郎,脱不开身啊。”

  “没想着拿到镇里去卖吗?”景逸提到。

  “啊?我这卖灯笼需要场地不小,镇里也没啥门路,正月十五这日子口也不给我批地方啊。”单田苦恼地说。

  饶是景逸这种见过世面的,此时见到这种精巧细致的纯手工制品,也是连连感叹。

  “做灯笼的哪有啥大师啊,这些也没啥人买,乡下人也就过年能买个便宜的,热闹热闹。我这不亏本就是好事儿。”单田苦笑一声说。

  “以前我爹做的灯笼拿到镇里头卖过,买的人不多,走来走去磕磕碰碰的还弄坏了不少,赚得更少了。”单田叹了一口气。

  林父林爹爹最终肯定会扩大经营,两个人都是乡下里少见的有主见又敢拼的人。所以,一旦林爹爹的摊子撤走,其实铺子前的三包地还是可以租出去的。

  景逸闻言,这也不难,合作方式换一换就是了,宽慰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咱们农家人讨生活就是不易。不过你这倒是不难,咱们换个合作形式,代销,就是我帮你卖,如何?”

  说着说着,景逸笑了,这场景感觉似曾相识啊,曾几何时,他跟集贤阁也是这么谈买卖的,只不过主导方调换了一下。

  “单大哥,或许我们以另外一种方式合作,我们铺子代销,也就是帮您卖,您看如何?”

  单田困惑:“帮我卖?景兄弟可以详细说说吗?”

  景逸:“自然。代销就是您把货放我们铺子里,我们负责卖,然后我从卖货所得里分成。一般情况下,这种形式的代销方需要负责卖货的场地人手和渠道,所以基本上都是十抽三。不过咱们都是农家人不容易,我这边只要十抽二就行,但是对灯笼的定价我们需要双方一起商量的。”

  单田一听,这回明白了。

  思来想去,觉得这买卖能做,感觉自己得了个大便宜,卖灯笼如果碰上那特别爱讲价的,到最后卖出的价格也没比十抽二后贵了多少。

  这样一来,自己不用奔波于镇上,也不用跟人打交道做买卖,只管埋头做灯笼就是了,还能照看家里。

  当即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还连连感谢景逸提携。

  景逸还给了个其他建议:“单大哥,我们铺子是正月十五开门,正好赶上花灯节,我建议你和嫂夫郎当天到镇上跟着卖一天灯笼,这样既能知道灯笼的实际价格,也能直接得到顾客的反馈,看看哪些受欢迎,哪些好卖。对了,灯笼多准备一些,我们家有地儿放。”

  做生意嘛,肯定要让合作伙伴放心,那这件事儿让单田一家放心肯定是让他们自己参与一回。

  “是,还是你想得周到。那我跟我夫郎十五早上就去你们铺子里,灯笼的话,我们十四先送过去一批,十五再带着一批。”

  这件事情聊完,双方共赢,都舒心地很。

  单田这边虽然不知道前路如何,但是这买卖又不需要额外的成本,不会影响到家里如今的生活,能赚到钱就是大美事儿,没赚到他以后也可以慢慢卖。

  景逸这边,还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一直想着让景丰换个更适合他的工作,比如专职销售,好好利用他的天赋。

  至于大堂的问题,现在馆子也慢慢盘开了,成熟了,在镇上招一个店小二帮忙,还是能应对过来的。

  又聊了聊别的琐事,景逸看了眼天色不早了,顺势开口问了朱家的事情,不过没表明身份,想先看看朱家给村里的说法。

  “单大哥,咱们东宽村是否有个姓朱的人家?听说殷实得很,他家是不有个小子还未娶亲?我们村里有家待嫁的姑娘家让我帮着打听下。”

  单田疑惑地开口道:“是有家姓朱的,家里良田不少。不过早已娶妻。没听说有单身的小汉子啊。”

  单田夫郎一直在院子里看着两个娃娃,这会儿听到了帮着夫君回道:“景兄弟,你大哥不关心村子里的事儿。我跟你说道说道。”

  “这朱家汉子确实娶了亲,好像娘家姓林。听说儿媳妇不孝又无所出,朱家婆母斥责了几句,她脾气大的还让娘家兄弟过来闹,所以头年就被休回娘家了。年前朱家好像又说了一门亲事儿,说着过完年二月底那会儿续娶呢。”

  “不过我们村子里还有别家小汉子也能干的很,你们村姑娘小哥儿可以相看相看啊。”

  不怪单田夫郎问一句答十句,主要是在古代婚娶是再大不过的事儿了,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村里夫郎妇人遇见这打听婚配的都会帮忙说道几句,又满足了自己的八卦欲望,又觉得积德行善了。

  “已经休妻打算再娶了?什么事儿还能休妻这么严重啊。”景逸故作震惊。

  看样子这王八蛋一家不止在村里抹黑林大姐和林家,还故意混淆了续娶时间,给自己造了个逼不得已的人设,真是够畜生的。

  “说是那小娘子不孝公婆,好吃懒做,最主要的是嫁过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个娃。不过我们离得朱家不近,知道的也不清楚。兴许还有别的更严重的事儿呢。”

  其实村子里的人也纳闷,这不孝公婆、好吃懒做、两年无所出的新媳妇不是没有,婆家肯定有的是手段整治,怎么也不至于休妻这么严重啊。

  “好的,谢谢嫂夫郎了,我让村里大娘再相看别家。”

  事情都讨论完,景父景逸就打道回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ojcry.com。海棠文学手机版:https://m.ojc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