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踏上归途_昭和
海棠文学 > 昭和 > 第103章 踏上归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3章 踏上归途

  房王二人听闻各位同伴均榜上有名,虽然心中有些疑虑。却也祝贺几人,为他们开心。

  回到小院后,王世充就忽悠起万家兄弟俩出资让护卫们出去买酒买菜,大家要好好庆祝一番,万氏兄弟俩也是人逢喜事,爽快答应。

  罗士礼还差人请来了李队长等人,如今功成,庆祝怎么能少得了一路护卫进京的李队长他们。

  酒菜备好之后,众人开始把酒言欢,畅谈理想。然而罗士礼用筷子打了打王世充伸向酒杯的手,出声提醒:“行满啊,你跟房兄明日还要去东宫面试,就不要饮酒了,你看房兄,喝茶也挺好。”

  王世充撇了撇嘴,这大喜的日子,有肉有菜,不给喝酒,多难受啊。只是罗士礼说得对,这酒一喝就停不下来,万一喝大了的确会耽误事。

  也就同房玄龄一样,以茶代酒,与众人同乐。

  翌日一早,榜单前百早早来到了东宫,原本考完之后要皇帝陛下亲自视情况加试内容之后再许官职,但如今圣上龙体欠安,便由监国太子代为面试。

  面试内容很简单,每个人问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各自策略中的要点提问。

  快捷而效率,只用一天太子殿下便对百人有了大概了解,甚至前十名还有区别对待,可以优先选择种类,譬如意愿留京,想要外任,又或者想去六部中的某一部,可以留下志愿,至于能不能如愿,仍旧要太子殿下决断。

  只不过这些都与扬州考生无关了,王世充作为十人里名次最好的人,也仅仅是一十五名。

  又过去三日,百人任命确定下来了。

  王世充留任京中,任兵部员外郎,从五品职务。按理说以王世充的能力是不足以的,但是眼下天要变了,太子殿下急需培养新的班底,毕竟古人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

  反倒是与王世充成绩差不多的房玄龄略为正常,补为隰城县尉。不管是品级还是远离京城,都差王世充甚远。

  吏部侍郎裴矩为之十分可惜,直言自己阅人无数还未曾见过房玄龄这样的,此子日后必成大器,只可惜太子殿下不听自己的劝谏,留房玄龄在京,执意如此任命。

  至于罗士礼等八人,也算是考得了官身,只能回扬州准备等缺或者由刺史大人安排。

  在京又逗留几日,众人便一同离京东去。虽然王世充留任京中,但考核完成之后距离赴任还有一段时间,所以王世充也打算回乡看看,毕竟此时的自己不同以往,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王世充回洛阳城外村落,房玄龄回山东,其他人归扬州,至少到洛阳的这段路还是顺路一起的,所以当王世充邀请大家村里做客的时候,众人便都同意了。

  只是众人还未抵达洛阳,便得知了皇帝驾崩,由太子殿下杨广即位,特此昭告天下,进入国丧期。太子殿下登基以后,尊先帝为高祖皇帝,谥号文。沿用仁寿四年年号,暂不更改。另册立萧亭为后,是为萧皇后。

  只是此刻大兴宫中,新晋皇帝杨广大动肝火,怒斥面前的宇文述父子。在宇文述父子控制下,先帝回光返照立下遗诏,竟然一无所知。随着柳述落网,元岩携带遗诏逃出京城,杨广才得知此事。

  阶下的宇文述父子自知失职,不敢言语。良久,杨广发泄完了才叹了口气挥手让二人退下吧。

  宇文父子走后,萧亭得知杨广发了火,带着亲自做的羹汤来到太极殿中。

  “怎的如此大动肝火?小小的黄门侍郎跑了就跑了呗。”萧亭并不了解其中厉害,开口劝道。

  “你不懂,若是拦截不下来,让消息传到了南越之地…”杨广唏嘘不已,想着自己这个父皇。你我本是父子,又何须至此。

  萧亭奉上羹汤,不解道:“到了南越又能怎样?越王殿下才不会搭理。”

  杨广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话。此刻的希望也只能寄托在老王身上了,希望老王能稳得住皇兄。

  洛阳城外王家村。

  村口,全村人聚众迎接王世充等人。

  国丧期间,禁止娱乐。但是村里管的没有那么严,村民们依旧是热情招待了王世充的同伴们。罗士礼从小就跟村里人生活在一起的,七人众作为城里人,也算是初次体验了农民伯伯们的热情。虽然他们物质并不富裕,但他们却比谁都大方,从不吝啬给予别人自己有的。

  得知酒宴之事是王富贵张罗的,房玄龄等人举杯敬酒,王富贵笑容满面,这些都是官身啊,还连声夸赞狗剩这孩子打小就机灵。自己很早之前就看出狗剩以后必成大器。

  一旁的王世充脸色有些不好,众人却是哈哈大笑,原来王世充以前叫狗剩啊,纷纷揶揄起王世充来了,如此场面也不适合发火,只能劝大家赶紧吃菜。

  由于村里住着不方便,自己此行三十多人仅仅住了一个晚上便再度启程,一路向东。

  给王世充留下一辆马车之后,罗士礼便同房玄龄坐一车。罗士礼惋惜房玄龄的成绩,没有得到王世充那般待遇。

  房玄龄自己倒不觉得,心里明白沈刺史是太子殿下的人,哦,现在应该是新帝的人,而王世充又是沈刺史的人,得到重用并不奇怪,自己也留意了另外几个排名十几人,基本跟自己差不多,毕竟此时新制刚起,世家大族依旧享有优先权。

  又过去几日,众人路过荥阳郡的时候,房玄龄独自走水路而去,罗士礼带着众人奔赴扬州,衣锦还乡,归乡心切。

  愣是把一个月的路程缩短了一半,当他们回到扬州城的时候,沈南之早已提前得到消息,率众至西城门口亲自迎接荣归学子。

  并豪气干云道:“这是第一批,咱们扬州城的开门红!以后咱们扬州城会出越来越多的英才。”

  阔别扬州大半年,归来众人眼前一亮,扬州城西区已经焕然一新,豪华程度可与洛阳古都比肩。

  与有荣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ojcry.com。海棠文学手机版:https://m.ojc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