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麻辣烫粉墨登场_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海棠文学 > 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 第三十一章 麻辣烫粉墨登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一章 麻辣烫粉墨登场

  第三十一章麻辣烫粉墨登场

  景家小摊的休憩日上午。

  “唉”“唉”景父坐在院子里发愁,喝了一盏茶的功夫叹了三四次气。

  “干什么你!大儿刚定了亲,你就唉声叹气的,让人听了去还以为你有啥意见呢!”景母这两天正高兴景逸的婚事,听不得有人在耳边叹气。

  “你可别冤枉我,我再满意不过了!”景父受了冤枉立马反驳。

  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发愁,跟景母唠叨:“你说说咱家这生意,自从前两天小逸让停了绿豆汤和酸梅汤,这几日少了挣多少啊。”

  “我也着急!不过小逸说了有计划,咱就等着呗。”景母无所谓地说,大儿子有本事,既然说了有其他计划,那自然是信他,等着就是。

  这时,景逸手里抓着一只鸡进了家门,正好听见了景父景母的对话,朝景父摆了摆手里的鸡,安抚道:“爹,别担心,今天就让你们试试咱们家即将上线的新品吃食。”

  “说的啥古古怪怪的话,这鸡在哪买的?现在杀了不?”

  景父嘀嘀咕咕地想着大儿子说话老奇奇怪怪的,难不成是他老了跟不上年轻人了吗?

  说起来,景逸还想着“辣”这一味怎么解决,因为没看到村子里、镇子上的人们吃辣。之前都想着去药店找找了,实在不行,就只能用茱萸代替了,就是没那么正宗。

  猪骨鸡骨洗净、去除血水,再焯水,这样熬制出来的汤色更鲜美、清澈。

  “小安,把火加大。”景逸跟负责烧火的景安提出要求,又解释道:“熬制高汤就是要先大火烧开,然后再用小火慢炖,起码要一两个时辰,这样汤色才能够浓白。”

  “大哥,这个骨头上没有肉啊,是喝骨头汤吗?”景安看了看大锅里的骨头,面露嫌弃,自己还是喜欢吃肉。

  景逸看见后,喜出望外地把货商的辣椒都包圆了,两大麻袋。

  这个时节的蔬菜正多,自己家里就有白菜、萝卜、小油菜、菠菜,然后又泡了一些干木耳和干蘑菇,还让景安去村里的豆腐铺子买了些豆腐、豆干回来,当然,最重要的是把猪肉、鸡肉都切成薄片。

  念叨虽念叨,还是快步走过来帮忙,说道:“爹来,你歇会儿去。”

  味道是如记忆中的味道,但是颜色景逸觉得不尽人意,颜色还是不够奶,还欠点火候。突然间他灵光一现,对了,他可以尝试着加一些羊奶啊,现代时候的主打汤底。

  时间渐渐过去,现在锅里的香味已经冒出来了,景逸把锅盖一掀开,烟雾缭绕,味道鲜香扑鼻,再一看,早上看着没啥食欲的清汤现在已经是一锅冒着香味的浅奶白色肉汤。

  院子里的土灶又支起了大锅,景逸将焯过水的猪骨、鸡骨冷水下锅,再加上葱、姜、花椒、辣椒,和景父没喝完的半瓶白酒当料酒用。

  景逸想着这些够用到明年夏天了,但是防患于未然,他还是跟货商约定了下一批两麻袋的货,在年后二月或三月交付,协商后的价格是一麻袋二两半。

  麻辣烫的精髓就在于这高汤,最好用猪骨头和鸡骨头放在一起熬,这样味道鲜美,而且煮了的蔬菜也会有肉味,食客会更喜欢。

  “这可不是喝汤用的,咱家今天午饭晚点吃,中午就吃这个了,麻辣烫!”景逸高兴地宣布,上一世风靡大街小巷的麻辣烫,终于又能吃到了。

  货商也高兴地很,还以为要再拉回去了呢,就痛快地给了个最低价,总共四两银子卖给了景逸。

  待到晌午过后,景逸跟景母一起准备配菜。

  “成,爹,您把鸡杀了,肉都片下来就留鸡架子。我去把昨天买的猪骨洗了。”景逸跟景父嘱咐了一下,脚不停地走到灶房开始准备。

  样子虽然喜庆好看,但是富阳镇上买的人很少,北方的人还吃不习惯,加上做法也欠缺,并不觉得美味,反而觉得吃完了嘴里刺刺的,不太受欢迎。

  后来他在镇子里码头上地毯式的寻找大雁,才发现原来码头上有一些货商在卖,卖的还是晒干的干辣椒,红艳艳的,听说南边的人爱吃。

  “大哥,可以吃了吗?”

  小舒急切的问话打断了景逸的思考,他看了一眼围在锅旁边的景家人,现在已经快两点了,每个人都饿得眼冒绿光。

  “哦哦,可以了可以了,小安把火再灭小一点,咱们把菜端到锅边来。”说着大家动了起来,景逸也赶紧去灶房把他之前调的麻酱和蒜蓉辣酱拿了出来。

  “来来来,每个人自己选菜,然后给我,我给你们烫,烫完了就可以直接吃了,觉得味道不够的可以倒这两个酱料再调一调。”

  景逸把吃法告诉大家,模拟一下麻辣烫开张后的状态,也好让景父景母心里有个谱。

  灶台边,每个人都人手一碗自己挑选的麻辣烫吃了起来。

  第一次做,景逸没敢放太多辣椒,他尝了一口其实是觉得辣度不够不太过瘾的。

  他抬头看了看其他人的反应,除了小安外,每个人都辣的斯哈斯哈的,但还是不放下碗去喝水,埋着头一直吃个不停。

  只有小安,估计天生能吃辣也爱吃辣,他吃了几口原汤的后,还浇上了蒜蓉辣酱尝了一口,这下眼睛都放光了。

  景逸选择了他最喜欢的麻酱,也吃的香喷喷,看了看娘和小舒辣的眼睛都溼潤润的,就跟他们说可以加些麻酱中和一些,味道还会更香。

  一顿美味的麻辣烫结束,全家吃个肚歪,休息片刻后,景母收拾了碗筷,全家人坐在了堂屋里说起了正事儿。

  “小逸,你想卖的就是这个麻辣烫吗?这可太好吃了,你放了什么?吃了嘴里刺刺的,但是跟以前的刺刺的感觉不一样呢。”景父第一个开口,还不时回味一下刚刚的味道,表示特别满意。

  “这个好啊,现在天气冷了,正想吃些热乎的。而且我刚刚吃了没几口,就心里热乎乎的,开始冒汗了呢。”

  景母想着,这个吃食可真太适合天冷吃了,现在天气还行,等更冷了肯定卖的更好。

  “麻辣烫里放了辣椒,也就是辣果,不知道爹娘听说过没,咱们北方很少人吃,会做得也少,我也是在一本游记上看到过。”景逸汗,得先跟父母扯个来源,只能书中自有黄金屋了。

  “这个生意,做起来肯定是会红火的。”景逸肯定到,但是现在还有其他问题:“但是,麻辣烫需要用火煮,还需要提供给食客座位,咱们摊子的老食客里很多人都挺讲究的,大冬天在户外吃东西,环境恶劣,估计很多人都留不住啊。”

  “那怎么办啊!那这买卖还咋做?”景母着急的问。

  “我想着,咱们最好是租个铺子,这样冬天做这个买卖不受罪,有个固定门脸客流量也会大一些。”景逸细细地分析道。

  景父景母很犹豫,不知道镇上的铺子怎么个租法,但是肯定便宜不了。没想到这次买卖的成本挺大啊,还真有点舍不得,怕赔。

  “投入大,赚得也多,有了铺子跟小摊就不是一个体量了,咱们可以多备货,多卖多赚钱。”

  “以后咱们镇上有了铺子,如果遇见雨天、雪天的恶劣天气,或者忙到太晚,也不用再赶路回来了,要不容易出危险。”

  景逸也不催爹娘,只是把道理事实讲清楚。

  “成,大儿,听你的,酸梅汤就是你拿的主意,这次也肯定没问题!”听到景逸逐条逐句的耐心解释,景父景母终于想明白了,大儿子比爹娘有本事,支持就对了。

  事情说好了后,景家人就分头行动,现在十月底,人们也只是刚换上了厚衣服,连薄袄都没开始穿,火力壮的大小伙子还穿着薄衫。

  码头上的小摊子还能卖着茶叶蛋和凉糕,这肯定要继续,能卖多少是多少。

  这几天景父景母去码头上卖东西,景逸去镇上找牙人看铺子,两个小家伙就拜托给了三叔家先看着。

  牙人姓张,人称张三哥,带着景逸跑了两天,看了好几处铺子。最后景逸觉得有三处铺子还不错,两个在镇子上,一个在码头上。

  第一处是在镇子上,一个铺子带个院子,院子挺大,房间不少。位于镇子边缘,挨着一条出镇子的道路,但不是主干道,周围的邻里也都是贩夫走卒居多,环境十分一般,但胜在租金便宜,一年租金十二两银子即可。

  第二处也在镇子上,一个铺子带个小院,院子不大,房间也只有三间房,不过院子里有个井,用水很方便。位于主干道东侧末端,客流量不错,而且周边的人家都是镇子上的富裕人家,购买力是可以的,就是贵些,要价一年十六两银子。

  第三处在码头上,只有一个铺子没有院子,但是铺子比较大,是个大开的四间,能是镇子上铺子的两倍大了。码头上的客流量自不必说,而且老食客也好找过来。不过这个铺子处在码头比较混乱的地方,每天外地货商、各地苦力来来往往,做买卖不甚安稳。要价是一年十五两银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ojcry.com。海棠文学手机版:https://m.ojc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